
许多个三月,峭壁上的旅鸽纪念碑看到雁群飞过;许多个四月,它看着紫荆绽放又凋谢。许多个五月,它将看到在一千座沙丘上闪烁的栎树花;白鹭将于八月在泥沼上摆姿态;鸻从九月的天空发出鸣叫。山核桃坚果将‘噗哧’一声掉入十月的落叶里,而冰雹将在十一月的树林里嘎嘎作响。十世,再也没有旅鸽飞过这里,吸进森林和草原里累累的果实,风尘仆仆地将这些果实燃烧。”——《沙乡年鉴》
在城市生活时间长了,会把与自然的接触作为一种奢侈的享受,会以为生活应该追求繁荣、舒适、充裕。
可是为什么每个身边的人都有拥有一块自己的地的愿望呢?
在这块地上播种、耕耘、收获,在这块地上挥洒汗水、看日出日落。这种愿望应该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来自土地,渴望亲近土地,了解土地。

你知道吗?
在北京市西北,密云水库,这个1960年建成的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负担着北京市三分之一的饮用水供给。密云水库的上游,白河,是北京最美最自然的河流,怀柔水长城、白河大峡谷、延庆百里画廊,就在白河边上。可是,我们被美景吸引,却忽略了其他:垃圾,农药,开矿挖开的山体……和我们的家乡一样,这里也在发生着改变。
我们要做什么?
1、全程参与的成员将以非常低的费用参与密云白河徒步测水工作坊,自然体验,密云水库环境调研活动等。
2、我们在培训之后将成立北京市水源地保护组,在密云,用专业的,自然的方式关心我们的每一口水。从2015年4月份开始和水环境专家一起对北京市的水源地开展保护工作,组织公众倡导活动。
3、4月4日到6日,一个兼具游玩、交友、行动、学习的青年水卫士工作坊:围绕着面源(其实就是农药啦)污染的理论学习,配合着白河徒步、测水,自然体验,村庄交流,水库环境调研等。
4、工作坊之后的4月到6月,和大家一起成立北京市水源地环境调研小组,在密云,针对面源污染的问题,用专业的、自然的方式展开环境调研,组织公众倡导活动,关心我们的每一口水。

我们在找什么样的人?
1、关心身边的自然环境
2、对水环境污染或面源污染感兴趣
3、热爱环境,希望通过环境实践获得自身成长

您的收获:
1、清明假期三天青年水卫士的超值体验活动
2、水环境和面源污染专家的最新(zhuan)鲜(ye)的培训
3、亲身感受密云山山水水的不一样的美(其实就是踏春啦)
4、获得进入北京市7家环保组织工作和实习生的优先机会(未来就业的最好帮助哦)
5、认识同样热爱环境的小伙伴,和大家度过欢乐的时光
6、这还不是全部,最重要的是,可以免试(组成团队或个人),成为自然之友清河调研项目,自然大学山川学院的一部分。

那么问题来了——报名需要付出什么呢?
不瞒大家说,一切都是有成本的哈。专业的面源污染的培训,必须有专业的讲(jiao)师(shou)来做,才不枉大家来一趟。更何况还有吃喝拉撒,3个白天3个晚上,即使市场的最最低的价格也需要600元的费用,但本次活动为公益性质,仅需支付300元。
费用包含青年水卫士的住宿,餐费,保险费,密云县城到西湾子的部分交通费用。
优惠条件:1)我们为不超过总参与人数1/3的参与者提供免费参与机会;
2)如果3个人(以内)一起组团,并且已经有水环境保护相关的实践活动计划,只需支付一半费用。
如有满足以上条件,需要申请费用减免,请另附申请信发送至邮箱:yangjin@gsfchina.org
时间:4月4日—4月6日
地点:密云县西湾子村燕山学堂(请允许小编用一段话表达对这里的热爱:“身处大山之中,脚踏实地的感觉很强烈,幽绿的草地立马让人心情舒爽,空气甚是湿润清洁,微微地虫鸣鸟叫四处环绕着,似乎这山里的一切都在肆意欢腾。大自然的善意化作一缕精灵,时而在脚边倾伏,时而冲向远处,迷蒙的捉摸不透却偏偏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存在。”)
招生人数:20——25人,性别不限,年龄不限。
我们是谁?
绿色大学生论坛
绿色大学生论坛(China Green Student Forum, 简称GSF)是一家推动青年人在环境领域发展的民间组织,成立于1996年。绿色大学生论坛坚信青年人对于推动中国环境变革的巨大力量。绿色大学论坛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针对青年人的内在需求以及行业需求,提供适当的培训,提供和创造环境实践的机会。GSF拥有一个以能力建设为主体的青年成长中心,提供从内在成长到能力建设的课程,例如青年水卫士培养计划;一个以环境项目为主体的实践中心,提供环境实践的平台,例如密云水库大学生环境实践基地,绿色大学生论坛积极搭建行业与青年人之间的桥梁,为环保组织提供青年人才输入服务。自2012年开始的青年水卫士培养计划,已经为多家机构输送青年人才数十人次。
(偷偷告诉你,这次是绿色大学生论坛组织的第九期青年水卫士培训了)

报名咨询:
咨询电话:17090137049,杨金
请点击 ✿✿✿ 在线报名,报名截止时间3月29日,我们会随后组织面试。

(以上照片都是在我们美丽的大密云实拍的哈,照片里还有小编真身呢哈)
最后,感谢太平洋环境组织和美国国家地理空气与水源保护基金会的支持,感谢自然之友、自然大学等组织,愿意作为学员接收机构共同促进青年人在环境实践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