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未去,夏暑先至,2015年5月,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环保青年人,相聚于燕山学堂——藏匿于密云山水间的一处自然学堂,共度了三天别样美好的“五一”假期。这是由绿色大学生论坛主办的“青年水卫士培养计划”第十期。一期一会,青年人赴的是与自然的亘古之约;痴心不改,一山一石,一河一水尽是我们的爱人。
第一天,鸡鸣犬吠的自然闹钟,把水卫士们早早唤醒。环顾四周,大家才发现已处在世外桃源般的山水小村中。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水卫士们做早操,玩游戏,将身心完全舒展开来,作为自然之子的我们,心都是辽阔的。
☞水卫士们在做热身游戏
☞水卫士陈玉竹和潘老师正在交换物品,这里面都藏着什么可爱的故事呢?
上午,在温馨的教室内,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刘瑞平为大家讲解了点源污染的知识。点源污染,是有由可识别的单污染源引起的空气,水,热,噪声或光污染。我们了解到我国三大河流流域的水质情况,也学习了通过三级控制方法(源头控制;污水集中控制;尾水最终处理)来减少水体点源污染。☞刘瑞平老师在讲课
随后,研究生田伟为大家讲授了矿山环境污染及治理知识。田伟为大家展示了若干非法采矿的案例,图片上的一幕幕都让我们触目惊心。矿产资源开发,要经过勘探、采矿、选矿等流程,而在此过程中,若不加防护,会带来严重的空气、水体以及固废污染问题。
☞水卫士们与潘老师亲密交谈
来自环保NGO自然大学的潘庆安,与水卫士们分享了他为环保工作多年的心路历程。在与潘老师的交流中,水卫士们对环保NGO的工作有多方面的了解,特别是环保从业者们面对困难时,愈挫愈勇的韧性和无私勇敢的热情,让水卫士们十分敬佩。水卫士们从中收到了很多启发,机智聪明的他们还为潘老师出谋划策呢!☞俯瞰尾矿库,一片“汪洋”
下午的天空下起一场爽快的雨,在佐梅姐的带领下,水卫士一行人走访冯家峪铁矿。正是有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穿梭于山林之间,水卫士们互相扶持照顾,终于到达冯家峪尾矿库。大家在尾矿库积水处采集水样后,走上尾矿库大坝近距离观察尾矿。我们了解到,矿区归属北京云冶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990年投入使用,总服务年限为40年。☞冯家峪铁矿·水卫士协助潘庆安老师取样
库区中,被尾矿渣近乎掩埋的松树还在努力展现初夏的绿,面对十几个飞机场面积大小的库区灰压压的矿渣,显得那么无力。大家感受到人类对自然的侵犯,也对库区环境污染担心不已。水卫士们协助潘庆安老师,在库区一处尾矿管附近对泄露的尾矿渣进行了采样。当晚,潘老师即用XRF仪器对样本进行了检测,发现并没有明显超标的问题。
☞铁矿库尾矿检测结果
5月2日,二日聆听足下 · 美丽白河
伴着和畅的惠风,高洁的天云,这天,水卫士们开始了美丽的白河徒步考察。经历了一上午的徒步,大家终于走近白河,一份久违的亲密感涌上心头。抚水,弄石,闻草香,弄树影,水卫士们尽情地投入到自然中,动用一切感官,与这个默默流动千年的友人互动。水卫士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使用测水包对白河河水进行了检测。☞去往白河的路上,留下最美丽的笑容
☞水卫士在认真仔细地进行测水
☞感受着泥土的气味,享受着自然的馈赠,我们在树下欢声笑语
☞这是一个神奇的游戏,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才发现,草地原来如此柔软,潺潺水声和鸟鸣如此清脆——游戏“毛毛虫”
☞触摸它粗糙的皮肤,然后幡然醒悟,树,也是生命,百年不倒地立在那里,默默忍受风吹雨打。你,听见它的倾诉了吗?——游戏“我的树”
☞环保青年人,我们是水卫士!
5月3日,三日翘首朝阳 · 行动工作坊
☞天空正是鱼肚白,水卫士们早早起床了。小伙伴们在登山看日出的路上相互扶持,此时的心就像太阳一般温暖吧。
经历了两天的体验,水卫士们相聚于教室,相互分享了自己所观察到的“不和谐”之处,并且整理出来。大家在思考,为了让所有不和谐变得和谐,生活中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哪些地方可以我们可以改变?大家分成三组,各扬所长,经过热烈的讨论,分别制定出了自己的项目计划。 原来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想法”(idea)可以这样转化为“行动”(action)。☞“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水卫士正在讨论如何解决白河周边的环境问题。
人心,如同天地,本是一片开放的空间,可囊括瀚海,也可包容泉溪。下午,Simon带领大家进行了内心的探索,在“开放空间”中,水卫士们倾诉着各自的心里话,对这片绿色之地的依恋流露于每个人的言语里。、
☞敞开心扉,水卫士正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三天的体会。
高大的杨树一排排往后退,消失于视野中,金色的夕阳映出燕山学堂的剪影,把一个个青春的笑容照亮。5月3日傍晚,“青年水卫士培养计划”第十期圆满结束了。带着热爱自然的初心,守护自然的热心,感恩自然的诚心,水卫士们和山水又定下相见的约定。
- - - - 我- - - - 是- - - - 分- - - - 割- - - - 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