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楼主: 娟然

青岛你我+绿色青年实习生+崔玉洁+实习日志

[复制链接]

1

主题

61

回帖

560

积分

湖泊

积分
56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01:3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15 周一

实习日志6

一、工作内容
1.对接最后一所小学,汇总照片;
2.旁听视频编辑会议。

二、工作感受
1.不对比不知道,对接完所有的学校之后才发现yc的校长说他们的校园小是因为什么了。
2.反差萌z老师,第一次见到她真的感觉很像初中生,不论是身高、穿着还是样貌都非常显小,但经过这次比较直接地接触之后,我发现她非常敏捷,处理事情和管理学生都井井有条。
3.感觉像上次开会的青赣环境张飞老师说的,实习生要学会自己去找事情干,不要等问题上门,要学会主动去识别问题。经过上一周的实习试水,我也感觉到自己应该主动去发现问题,所以明天准备去找分类点的阿姨聊一聊,后面有空的时候就多去几趟,和社区里过去聚会的老阿姨们多了解了解社区里的各种情况。

点评

自己找事情的前提是目标引领  发表于 2024-1-18 11:05

1

主题

61

回帖

560

积分

湖泊

积分
56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00:4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19实习日志7
(拖了好久终于更新版)
一、工作内容

项目书和项目实施物料的撰写、沟通、修改。

二、工作感悟

   1.有效利用比拥有是更真的本事
     其实,这两天撰写项目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沟通壁垒——你想要得到某方资源的协助,必须将自己的行为转换成他们的语言体系,并将效果着重着墨于于他们所期待的成果描述,而且这种壁垒常常来源于目标的分歧。当我们被效率和行政压力装满的时候,好像也就很难守住初心了;当我们脱离了广大劳动者真实生活太久后,好像也就忘了那些揪心的痛和真实的苦。
       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人可能会因为各种机遇拥有资源,但当你没有与之匹配的驾驭力时,资源可能就会被浪费甚至反噬拥有者。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内娱接连塌房的idol们。他们往往从很小就开始了封闭训练,爆火也常常在最稚嫩的20岁前后——在最没有成熟三观和阅历积淀的时候,他们却拥有了与之极不对称的流量与追捧,这就会导致他们极强的割裂感,在满眼簇拥中渐渐迷失自己,塌房也就成了必由之路。一个可以佐证的事实是,在今天,一时的流量热点早已司空见惯,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时间,但真正能驾驭流量的常青树却更凤毛麟角。

   2.鲜于示人的B面往往才更接近真实
任何人任何事都有AB面,但人们往往愿意展示美好轻松的A面,互联网时代尤其喜欢粉饰太平。而当你能渐渐看见粗糙、局促的B面时,也许你才真正看见了他最真实的样子,也才越来越接近“真相”,越来越能看清事情的全貌,渐渐摸清其底层逻辑所在。

3.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向内修炼才是正事。

4.同频共振是一起进步的前提。
      其实这一点也有回扣到第一次阅读交流会时青赣的刘丹老师给我们的建议:在选择工作时,机构的使命是否与你自己的目标趋同非常重要。之前的几次实习经历中,我也有发现,当彼此努力的方向相同时,往往就是工作最高效最过瘾也是团队最出成果的时候。  
       越彼此理解的人越能有效合作,这我称之为默契。越彼此理解的人,越能在对方最需要时给予认同和鼓励,让人真正有一种背后永远有人在的安全感,以最快的速度调整状态,以最饱满的情绪状态完成任务,我理解的其底层逻辑如是。
5.不要被琐碎庸碌困住脚步,踏踏实实地扎根才能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
       其实最近因为环境、工作内容、配合默契度等等方面的原因,我常常感觉自己没有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专注度比较差,有时候就有些得过且过的自我放纵。好像又回到了应试带给我的人生循环——做好要求的任务就行了,至于是否获得了真实的成长无关紧要。
       在一起开会讨论项目书的时候,因为我对很多内容没有了解到,所以常常是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而不能和大家共创。其实很多资料悦一老师已经发到群里了,其实我内心是觉得应该都认真拜读的,但由于我自己本身也很讨厌的惰性和应试心态,对于“选修”的要求就默认成了“不修”,也就这样得过且过了。当徐老师用“质问”的语气说“你这些应该都是提前了解的呀”时,我内心其实是不满的,第一个挡箭牌就是悦一老师给出的“选修”建议,但也敢气不敢言,只能先应下。但后面我回过头来复盘,感觉其实徐老师说的很对。当我对这个项目的内容没有提前了解的时候,不仅没法跟上团队内讨论的思路,更没法达到我想要的成长和从容感。
       细细想来,这也是我被大环境养出的应试惯性导致的。我和徐老师差出的几十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几十年,来在上个前工业化时代的“慢工出细活”传统往往会培育出细致、严谨的惯性,而来自于后工业时代的“效率第一”传统最容易培养出求成、应付的惯性。当两个时代的人碰撞到一起,不免会因为不同的时代气质发生碰撞,它们都是应时代需求客观所生,不评其优等劣等。但我心里还是更认同想要获得真正成长必是得要“浪费”些精力做些“无用功”的,所以后面还是要多多下功夫,多多了解的,我也很讨厌脑袋空空的自己。

1

主题

61

回帖

560

积分

湖泊

积分
56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19:4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娟然 发表于 2024-1-12 00:31
2024.1.11 周四

实习日志4

嗯嗯,我对社会性别或者说性别研究还是蛮有兴趣的(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切身的感受)。
嗯嗯好来,社区动员的课程您有什么推荐吗?我对这个也很感兴趣。

1

主题

61

回帖

560

积分

湖泊

积分
56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21:5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习日志8

2024.1.20 周六

一、工作内容
做废油回收的环保手工皂,首次尝试调色版

二、工作感悟

1.垃圾往往都是错放的资源。
把过期的油当做手工皂的原料——将我们购买过但没能利用好的资源换一种方式再为我们服务,根据这样为废弃物寻找新用途,这种反“替代代替维修”思维让我感到很神奇,好像多一点用心,我们的生活就能找到有呼吸感的节奏而不是一味冲锋陷阵。

2.做皂心得小总结:
(1)最后搅拌到有一点凝固的流体状态,就可以倒模了,不然后面都凝固了就容易浪费和付出很多修正的时间。
(2)调色和颜色的搭配比较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想要进行调色板的尝试,最好是用比较小的量进行实验,做的量比较大的话就要提前规划一下,不然很容易弄到最后,其他的皂液都凝固了,会手忙脚乱(的是谁我不说??^??)。
Screenshot_2024-01-20-21-52-16-220_com.tencent.mm-edit.jpg
mmexport1705758750004.jpg
mmexport1705758752827.jpg
IMG_20240120_130700.jpg

1

主题

61

回帖

560

积分

湖泊

积分
560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09:0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2.1周四
一、工作内容
1.参与社群研讨会
2.跟线下的讲课活动。
3.撰写活动通稿。
二、工作感悟
今天研讨会的时候,有一个相关方讲的一句话:“学心理的人是不会主动提供帮助的”令我印象很深刻。
跟这个点撞上的,是我之前听同学说过的一句话:“虽然我知道,如果你心里真的有事的话,肯定不会和我说的。”(是当时在竞选心理委员时,ta说的话,虽然过去好久了,但仍然感觉有一种一针见血的力量。)
好像是这样的,我常常会习惯性地认为帮助是和主动联系在一起的。但如果真的出了一些很严重的事情或者某个人心里感觉到非常难受,往往会呈现出一种沉默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是一种非常没有力量的沉默。并且,如果他没有主动寻求帮助的意愿,再专业的知识,再丰富的经验,也常常无能为力。
所以,依据这种特性,如果真的想要在心理上给予他人一些帮助,往往是要等待他们主动倾吐的机会。主动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反而会让人提高警惕,下意识的就会产生防备心理,从而效果相悖。

突然又回想起之前听一位老师说过的亲身经历。大意是,在返程的列车上,当她透露自己教授心理课程的时候,周围原本很热情的人,一下子就别扭了起来,瞬间与她疏离了许多。虽然她知道精准的心理测评是需要一系列的观察与定量分析才能做到的,但光是教授心理课程这一点,就很容易让人产生警惕了,主动提供心理帮助更甚之。
(在我们最脆弱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向自己最信任或最亲近的人寻求帮助,而不是最专业的人。)
——我们行走于这社会中,是需要一些正向的面具来给自己安全感的。经历过的艰难和内心的脆弱点,往往是我们都在努力掩饰的底线,常常会因为不被看见(未经此事难得同感),所以渐渐变成了不想被看见的那一面。
IMG_20240201_233306.jpg

1

主题

61

回帖

560

积分

湖泊

积分
560
 楼主| 发表于 2024-2-5 11:2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2.3 周六

一、工作内容
1.跟线下活动
2.撰写活动通稿

二、工作感悟
1.站在谁的立场理解谁。
之前常常作为参与者不理解的一些设计和问题,在作为组织者和协调者之后,站在整场活动的更前端来审视,也就能理解和共情了。而且我越来越发现,做好一场活动,是各方协调的结果。不论是内容设计的互动性、相关各方的协调与配合程度,还是各种不可抗因素,很大程度上都不是组织者能决定的;作为组织者,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会常感无奈,只能尽力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将能控制的风险控制在最低而已。

2.学会与情绪相处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正解。
其实之前的我,常常是目标导向的,还带有一些完美主义情结。很多时候是把工作和学习上的目标放在第一位;身体比较疲惫或者说情绪不太好的时候,也会想要坚持下去,一旦因为这些东西中断或暂停休息的话,常常会有一种莫名的羞愧感。
但随着慢慢的成长,我会发现,在写稿子的时候,我常常会有一种内耗的感觉。每次写完之后常常觉得身心俱疲,再也不想修改,感觉自己好像刚进行了一次满灌疗法,成功戒断了对写东西的热爱。
除此之外,我也发现很多时候在高能量状态是产出的内容就是会比低能量状态时产生的内容质量高很多,效率也高很多。所以我慢慢觉得是应该更注重一些自己的情绪,学会和情绪相处,哄好我的情绪,就会让我常常处于一种高能量的状态,从而进行高效的产出,这才是一个良性的闭环。
就像这次写稿,其实我是蛮拖延的一个人,尤其是自己没有捋顺思路之前,虽然一直坐在电脑前,但是总感觉一个字也敲不出来。后面我就尝试着和阿姨饭后出去散散步,聊聊天,做一些不需要动脑子的轻体力劳动来放空一下。
能明显感觉到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脑子会不自觉地加工那些我在盯着电脑时怎么样想不清的东西,慢慢的好像就捋出了一条线,渐渐的所有的写稿思路和细节都在我脑海里呈现出来了,虽然可能还是会有一些不足之处,但能感觉到自己的状态是有进步的。
其实最让我觉得开心的一点是,写完稿之后我还认真查看了几遍,不像之前写完就丢在一边,对于稿子的修改和思路也非常的通畅。
IMG_20240203_104227.jpg
IMG_20240203_092940.jpg
mmexport1706931264727.jpg
mmexport1706931480333.jpg
IMG_20240131_141250.jpg
IMG_20240203_103252.jpg
mmexport1707103590033.jpg

1

主题

61

回帖

560

积分

湖泊

积分
560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09:41: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习日志
2024.2.18周日

一、工作内容
日常运营

二、工作感悟

1.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虽然这句话很像一句励志毒鸡汤,但套用到我最近的感受中还是很适用的不得不说。这里的细节直接可以对应到按格式修改昵称上来。我会发现,在后续任务的完成者中,接近100%是按照格式修改的,优秀者更是无一例外。所以我感觉这件小事能很直接地能反映大家的态度——是认真对待、摸鱼散漫还是凑个热闹,从结果出发更能印证这个道理,算是浅浅让这句抽象的话接地气一点了吧~

2.生活是惊喜的盲盒,不同的际遇有不同的精彩。
在运营数据上看,其实是有很明显对比的。大部分开始很积极主动,形式上也更用心一些的参与者后续更多的是在维稳;而一部分开始没有特别积极响应,不太熟悉形式的参与者后续会开始慢慢发力,愈发活跃,两者相较,差距愈发悬殊。
仔细想想,这两者又像是熟稔的老手与成长的萌新,熟悉的形式和丰富的经验可以帮助你迅速打开局面,赢得主动权,但也容易让你溺于舒适圈,中规中矩甚至“躺在功名簿上混吃等死”。而一路学习成长的萌新,在参与之外,还获得了认知的突破、成长的快感甚至习惯的养成,让活动内容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去“加班加点”、力求创新,没有规定的包袱,寻找填充空白的所以可能性。
分析完这两者,感觉起来能在某一领域做出一些成绩的“大佬”,往往都是力求创新、不断突破的熟稔老手,占少数所以可贵,这样感觉起来“耐力”好像比“爆发力”更重要些。
但转念一想,熟稔老手在完成任务时从容自得、游刃有余状态的体验感会比摸着石头过河得萌新强些,不“加班加点”、全神贯注地投入也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经营生活,探索自己的可能性,不失为一种舒适的自洽与成长——生活不只有正反面,不同的际遇都会是惊喜的盲盒,还是要有一双发现快乐地眼睛呀,不然都死卷在一条赛道上,生活得多么苦闷无趣啊。

1

主题

61

回帖

560

积分

湖泊

积分
560
 楼主| 发表于 2024-3-7 20:1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习日志

2024.3.7周四

一、工作内容
1.参与某校颁奖活动
2.参观该校特色园区

二、工作感悟
1.好神奇的网友面基
       因为假期中一直是在运营线上的社群,一直在做照片存档和视频剪辑的工作,所以对大家的打卡内容不能说了如指掌只能说烂熟于心(bushi)(虽然同学们可能一点都不知道我)。当鲜活的脸与记忆清晰地重合在一起,当打卡细节我能下意识脱口而出,我心里就好像炸开了一朵朵小烟花——原来我对这些孩子,对活动内容已经是如此熟悉了~
        好像之前剪视频时为了卡点枯燥重复的一遍又一遍终于有了正反馈——我就像站在镀膜玻璃后面的人,如此神奇地参与了他们一部分的人生故事,真真是网络一线牵了,我也真的好希望能在线下再和这些孩子一起参与活动,让我们之间的缘分不仅限于网络,不仅限于我的单向感动。

2.“太阳地下没有新鲜事”
        活动结束后,我们又跟随校方老师参观了他们的种植区和堆肥区,引发了些许感慨。这里的孩子拥有的物质条件真的很好,有那么多的社团和那么多的实践活动。但在村里从小“野”到大的我,感觉却也没缺了什么——不必担心安全,每天和弟弟妹妹打打闹闹着结伴上下学的快乐;不必担心无聊,每天上下学的路上有花有草有虫有鸟,他们在特色园区才能见到的东西是我们早已看倦了的日常;不必担心“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在田地边长大的小孩子天然地继承了勤劳的天性和识别植物的能力。
       当然,我的童年相对更加粗糙,没有精致的陈列,没有专业的师资,没有荣誉的肯定。但我有时也很认同一句话——城市里的景观都是人为摆设的,很无聊,没有了自然形成的灵气……
IMG_20240307_130750.jpg
mmexport1709813268003.jpg
IMG_20240307_130238.jpg
IMG_20240307_130925.jpg
retouch_2024030720132316.jpg

1

主题

61

回帖

560

积分

湖泊

积分
560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18:3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娟然 于 2024-3-9 18:41 编辑

实习日志

2024.3.9周六

一、工作内容
协助完成一个旧物改造活动,撰写活动推文稿。

二、工作感悟
1.最近感觉好像越来越习惯跟活动的模式了,原来让我头痛的推文稿也越写越顺手了——当我对这类事情越来越得心应手时,我的心境也从慌张焦虑渐渐变成了从容自得,也就是俗称的“上手了”吧。
2.今天的活动基本都是二胎家庭来参与的,我发现弟弟妹妹会普遍愿意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动手,虽然幼儿园的小豆丁们还是会待一小会儿就开始自娱自乐或者跑来跑去。
3.其实今天小豆丁们在屋子里面跑来跑去,工作人员和家长就一直在用各种方法让他们坐好不要跑,我心里是有点反对这种做法的。爱跑爱跳本来就是小孩子的天性,私以为逆势而堵容易事倍功半,顺势而引才能四两拨千斤。用“小女孩就是应该文静”、“再跑老师下次就不让你来了”或者用哥哥姐姐的由头引诱都只能换来他们的“阳奉阴违”,不如就和他们做好约定不能伤到自己,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跑跑跳跳,就算真磕着碰着了也是现实给予的真是教训,总比说教一百句更有效果些。当然这也得建立在家长比较开明的情况下。
当然,观点归观点,随着“我们家子涵”等类似事件的频频发生,客观上也能够理解工作人员因怕担责而产生的阻拦行为,不过觉得思考一些更灵活点的应对方式或许会更好~
mmexport1709980240084.jpg
IMG_20240309_092148.jpg
IMG_20240309_092152.jpg
IMG_20240309_092507.jpg
IMG_20240309_184128.jpg

10

主题

8

回帖

44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8
发表于 2024-3-12 10:3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娟然 发表于 2024-3-9 18:32
实习日志

2024.3.9周六

崔老师越来越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5-9 05:31 , Processed in 0.03243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