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6200|回复: 20

[草堂感悟] 小白要离开,不需要挽留吗?

[复制链接]

397

主题

3780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6191

优秀斑竹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发表于 2010-11-22 14: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在刚才,在青新伙伴的交流群里,小白抱怨,她发在经溪里的帖子没人看,没人回,更别说互动了,还不如发在校内里呢,以后不往济溪论坛里发帖了。
小白的帖子为什么没人理,是她的帖子不好看,没价值?连她的帖子都没价值,那什么帖子有价值,吵架?八卦?
我看就是会员们的价值取向有问题。
记得前几天我在论坛里发了个曲格平的《环境保护知识读本》电子版,为了看看都有谁会下载,我设定十个绿豆的出售帖,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人来下载的。十个绿豆很贵吗?还是大家舍不得哪怕是一点点的付出?
分享改变世界,我们为什么要分享,难道是为了灌水赚豆吗?还不是希望大家多看看多学学。
年会期间以及在昨天晋青的培训会上,很多人提出过自己的困惑。当你们抱怨这抱怨那的时候,怎么就不能自己主动地学习一下新知识呢?论坛里也总有人在问关于什么团队建设啦,社团管理啦……小白的很多帖子就是讲这些的,很多老人的帖子讲解的都相当的透彻,你们看过吗?
记得以前包子转发小白的管理日志时,我也很认真的看过,我也做了只看帖不回贴的看客,似乎有些不配在这里说些这样的话。但我至少认真学习过,运用过,也从中得到了成长。我很感激小白,越是感激她,就越是觉得对不起她……
其实小白需要的不是感激,也不是别人的对不起。只要大家成长了,进步了,只要能让她感觉到,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就够了。
我现在可以对任何一篇帖子设置成只有回复了才能看,可我觉得那样没有意义。你们可以只看帖不回贴,我也不想强迫大家一定回帖,只要你们能认真学习,去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成长,能为环保多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就够了。
发表于 2010-11-22 15: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呃……关键……其实,我刚刚只是说说,回不回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热闹的帖子全都是吵架的骂人的八卦的~哎~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 言必守信,行必踏实 事闲勿荒,事繁勿慌 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如若春风,肃若秋霜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发表于 2010-11-22 15: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劣根性就是这样
记得以前有人发过一个啥关于G杯罩的文章,结果居然被顶到某某知名网页的头条了
可想而知国人的嗜好

而现在的年轻人,往往过于浮躁,不愿意看长篇大论,也是原因之一

51

主题

665

回帖

788

积分

湖泊

积分
78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11-22 15: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看到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下~

zz自豆瓣:回一位学生的信----直立行走的公民应该是怎样的
本帖最后由 fangchen 于 2010-11-21 13:13 编辑写文章可以有上万人看到,讲课只有几十百把人(至多几百人)听到。我以前觉得写文章意义更大,现在却觉得讲课意义同样大——如果不是更的话。我几乎每天都收到学生的信,大多回复得很短,因为精力有限,但这封信让我感动,所以回复得较长。其实也是趁机想给更多的学生说我心中常盘旋的一些话,事实 上我也一直在说,但可能没有这封信表述得明白。

学生的信:       宋老师好哦,这学期能上到您的课太开心了,真希望你的课能再多一些,我们学生很多都受到你影响,就我一个朋友说,开始会想一些事情了,以前就没有思考的意 识。        宋老师,我就叫你知识分子吧,以前我看过这样一句话,鲁迅说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他们对社会永不会满意,所感受到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 是缺点,他们预备着将来的牺牲。我认为你对社会上的问题会思考很多,感受到的很多是痛苦吧,但是从你上课来看,又会故意很幽默,可以用故意这个词吗?其实 我在想,表面上的欢笑越多,是不是心里的苦难也越多呢。我只是有点疑惑而已。       宋老师,还有关于做PPt的事,我们几个同学都想上去讲,但是时间有限,所以就我和**去讲,***和***想再做一份PPt给您,你看可以吗,谢谢宋老 师啦。       还有,宋老师,您每次上课可以不用都买饮料,可以带一个水杯,每层楼都有一个接热开水的地方,这样您冬天就可以喝到热水了,有时还可以泡点茶哦。

我的回复:收到你的来信非常开心,也非常感动,必须认真回复一下。你们几位同学的进取心非常值得赞美,所以我会在下讲课给你们留出两个演讲的时段,也就是30分钟,请转告他们。你对我喝水的建议很感谢,女生就是心细啊,我这么喝了几百瓶矿泉水、可乐啥的,也没人管过,呵呵。不过我懒,带水杯去接水麻烦,还是喝矿泉水撇脱一点。好了,现在说主要的话题了,那就是我对一个知识分子的理解,以及对一个直立行走的公民的理解。鲁迅说的话在我看来对了一半,真正的知识分子当然对社会永不满意,真正的知识分子当然只能持批判立场,永远站到权力的对立面去(或至少保持怀疑态度),不 管是商业权力,还是政治权力。但是知识分子所感受到的并不永远是痛苦,至少在我看来,人生有非常多的乐趣,即使在暗室,人生也可以过得亮堂。因为暗的只是 室而已,而亮的是你的心。人是生而悲剧的,某种意义上我们都被判了死缓而且迟早要执行。但是,如果对自己还稍微有一点骄傲一点期许,如果对社会还保持一点正直一点责任,那么我们总 要在死之前寻找一些意义。做有意义的事,让生活有意义,并非徒劳无功,这是人类社会之所以一直走到今天的终极秘密之一。我们人生的意义也许不能重大,也千 万不能伟大——因为伟大往往建立在无数人的卑微、渺小之上,但在我们死之前,总要让它有那么一些意义。尽管人生而悲剧,但仍生而自由。一部献给昂山素姬的广告片拍得不错,其中有句话我很喜欢,也送给你们:“你不可能将一个人同他的自由隔离开来,因为自由总 会找到一条出路”。关于自由的论述太多了,我只选择一个较为简化的表达。在伦理学范畴,个人自由体现在纯粹的行动里面,对应的是情感、道德与规则下的自由;在政治学范畴,个 人自由体现在创造而非仅仅接受体制,体现在遵守同时也缔造法律,对应的是正义与公平下的自由。这说得也许太拗口了,那么我们再简单一点。个体自由总是体现在公共自由之中。现在不少同学觉得,关注公共话题,参与公共事务,离自己太远了,“算了吧,那 不是我们关心的,我们工作还不知道在哪里呢”,“算了吧,除了围观,打酱油,路过,我们能干什么?我们能改变什么呢?”这还不算最坏的态度,更坏的是对那 些有勇气反对或抗争的人,不理解、冷嘲、鄙视乃至痛恨,如昂山素姬所言,“最为阴险的恐惧方式是化装为常识、乃至于至理名言,将有助于保存人的自尊与内在 的人性高贵的日常的勇敢行为,谴责为愚蠢、鲁莽、没有价值或琐碎无用的”。我们也许始终不能像那些最有勇气的人一样去担当,但我们至少要能够尊重勇气,如果不能这样,我们就和行尸走肉,就和帮凶无异。为什么作为一个直立行走的公民,我们应当关心公共话题乃至参与公共事务?因为即使你不去关心政治,政治也会来关心你,还因为人的生命不能过分简化,过分肤 浅,人也不能真正做到遗世独立,高举孤清。直立行走的公民自然会看到比屈膝者更远之处,大写的人也注定需要大视野。人不能是病梅馆记中的梅花,任人束缚切 割,扭曲成为有力者欣赏的病态模样。人也不能只做一颗沙漠中孤独的胡杨,他始终生活在社会这种森林里,他所接受的阳光、空气与水,是与整座森林一起分享, 因森林的整体而变化,也因森林中任何一颗树而变化。读读约翰·堂恩那段话吧,其中一句被海明威引用而非常出名:[size=+0]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份。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我们之所以要直立行走,要彼此分享分担,还因为人的生命无法复制也无法替代,不管是一个每月只有几十元生活费的穷人,还是一个身陷囹圄的义人,或者一个普 通的工薪阶层,或者一个正在崛起的中间阶层,人一旦降临世间就注定要有一段奇遇,创造一些不大不小的奇迹,生命的尊严就在于无人能够回头重活一次,哪怕是 权杖一挥就流血千里的帝王,哪怕是可以买下世界上所有黄金的巨富。因此,作为普通人,我们应强调也应坚信,我们有这么一份权利,享受现实的而非纸上的有尊 严的生活,用一种闪耀着人性光亮的尽可能完满的方式享受人生,遇到过美好的人,做过美好的事,去过美好的地方,也抵抗或至少反对过让这一切不那么美好的邪 恶。这一切不应该是在痛苦的状态下完成,处在今日中国,人很容易充满愤怒,也因而悲观失望。但仅仅愤怒是没有用的,愤怒如果缺乏理性支撑,只能通向戾气。悲观 就更等而下之,在今日中国,悲观是一种缺德。失望亦然。失望只能制造更多的失望,就如暴力只能制造更多的暴力。那我们青年人该怎么样呢?毕竟世事残忍如此,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我没有别的法宝,只能送给你们两个字:积极。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偶像梁启超,在多次演讲中不断强调人生之乐趣,强调进取,对浪费生命深恶痛绝,对消极怠慢不屑一顾。这深深地影响了我。怎么积极呢?胡适先生倡导的易卜生主义毕竟有其颠扑不破的道理:“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过于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成器”。胡适在抗日初期高唱“读 书救国”,要青年人不要太多涉足风潮,甚至有学生给他写信,痛骂他,并称要打断他的腿,让他”成个拐狗“!联系到今日之实际,尤其是大学生纷纷起而上街, 不是为保被强拆的家园,而是为保那遥远的钓鱼岛,不是为弱者权利而呼告,而是为大国崛起的民族主义打鸡血,胡适先生的倡导真是一剂清醒剂。当然,不上街并不是要我们完全不参与公共事务,只是在读书阶段,我们更多的还应该是读书,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我 们可以关注,可以围观,可以转帖,可以评论,但前提是这一切不要影响自己的读书。只要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有个体权利意识与公共精神,对弱者不侮辱不伤害,对强者不帮凶也不帮闲,并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相当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始终不灭理 想,始终有稳定的价值观,始终有独立思考能力,始终有积极的行为方式,那么我们就是在参与建设一个新中国,并迟早会成为新中国内一个直立行走的公民,大写 的人。
责任和义务,构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51

主题

665

回帖

788

积分

湖泊

积分
78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11-22 15: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赞同这句话
我们也许始终不能像那些最有勇气的人一样去担当,但我们至少要能够尊重勇气,如果不能这样,我们就和行尸走肉,就和帮凶无异。
责任和义务,构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发表于 2010-11-22 15: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说得有道理!
其实我回帖有时也是为自己留下个脚印!
当自己再看到时,可以说我以前来过并且看过了!

小白不要走啦!以后我给你回帖!
··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
发表于 2010-11-22 16: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下吧 ~~~
FIND是由Fashion(时尚)、individuality(个性)、natural(自然)、dawn(曙光)组成。 我们的口号是:“追求环保时尚 享受绿色生活”。

17

主题

602

回帖

502

积分

湖泊

积分
502

认知组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11-22 16: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好”“顶”其实和没有回复无异

0

主题

22

回帖

22

积分

水滴

积分
22
发表于 2010-11-22 16: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留点足迹

93

主题

551

回帖

824

积分

湖泊

积分
82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11-22 16: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下足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5 14:13 , Processed in 0.0388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