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528|回复: 9

[心与自然] 我们需要被教导“爱自然”吗?

[复制链接]

8

主题

11

回帖

64

积分

清泉

积分
6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11-7 17: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过去几年中,因为个人兴趣以及工作的原因,我有机会以自身的体验来反省和环境相关的一些议题。我发现,在我还未深入到我的内在来理解我为什么对这些关心之前,我以为我是为着美好世界而在做这些方面的尝试;但当我深入到我的内在,才明了,过去的这些探索其实并不能真地有助于环境的改善。
爱一直都在,只需要去除遮蔽物——对情意自然教育的反思

做环境教育工作的人常常认为,因为人们不够爱自然,才造成对自然的重大侵害,我过去对此也深信不疑。所以,我学习情意自然教育,希望可以启发人们对自然的爱。
但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而且是彻底的错了!——不是人们没有爱,而是人们的爱被遮蔽了。人们的爱一直都在心中,不需要被唤醒;需要的是努力支持人们卸掉那或薄或厚的遮蔽物。
是哪些遮蔽物呢?
经由自身的经验,我深深认同这遮蔽物即圣多纳释放法发明人莱斯特所说的因恐惧而产生的三大欲望。
首先,因恐惧丧失生存和安全而产生的或大或小的担忧和焦虑。(对生存安全的渴望)
其次,因渴望被认可/被爱而产生的或大或小的担忧和焦虑。由于人之天性,都希望拥有存在的价值,但绝大部分的人在其长的环境中遭遇到或多或少的被指责、被比较、被评判等,从而在不同层面和方面缺乏对自己内在的信任。由于无法信任自己,所以需要他人的认可他人的爱来确定自己的存在等,这导致人们无法基于本有的爱而行动,却多根据他人的评价来行动……(想要被认可/被爱的渴望)
再次,因为对丧失生存和安全的恐惧,因为对丧失认可的恐惧,人们产生想要控制自己的生活的渴望,因担心丧失控制,而令人产生又一层的担忧和焦虑。这种想要控制生活的渴望令大部分人不敢去尝试内心真正想要尝试的符合其天性的事情,而是屈从于当时看上去比较安全(比较满足其对生存安全、被认可的安全、……等的生命需要)的选择,却往往错过了生命可以拥有的更深层的幸福感。因为,人类天生渴望发展符合其天性的生命,若无法实现这一条,令人倾向于感到或大或小的空虚感、无价值感、以及匮乏感和不满足感……(想要控制的渴望)
正如《零阻力》一书所言,在这人类的三大渴望之上,我们又衍生出种种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又支持我们寻找种种相契合的思想,这些寻找到的思想又令我们产生种种的感受,他们像一棵根深蒂固的大树一样扎根在我们的内在,汲取我们本可以提供给爱的营养,从而让我们本有的爱的力量无法彰显。

然而,因为我们收集的各种思想,包装并美化着我们的行动,让我们感动于那些表层的迷惑我们自己的非常绚烂的烟花,却非常难以带我们深入我们自身的内在,从而辨识出我们深层的恐惧。在我自身的经历中有非常好的案例来说明去除迷惑、深入自己的内在的难处。
我曾经和工作伙伴一起编过一个生态农业的宣传日历,里面有一个月充斥着农药带来的危害的图片和数据,当时我觉得不太对劲,仅仅因为那几张图片实在太不好看了,但并未深究不舒服的原因……而且,因为整个日历看上去很有宣传价值,我还感到很有成就感……
当我深入到我的内在之后才明了,为了宣传生态农业,却使用吓人的图片和数据这样的做法,其实都关联着我自己对死亡的恐惧。“为了人类不死掉,为了人类不得病,所以我们最好玩生态农业”——这就是我的逻辑。当时的我并未意识到:我这样做,不过是把我对死亡的恐惧传播给更多的人而已,而并非传播内在的爱……实际上,和我这种逻辑相类似的宣传到处都是,已经带给社会更多的焦虑和担忧……
当时的我也一定带着这样的想法:必须要引起一个人对其行为的不满,才能让人“改邪归正”;必须引起社会对一个现象的担忧和焦虑,才能走更友善的发展之路。而当我深入到我的内在之后,才明了:负面的能量带来的是更多的负面能量,只能产生更多地伤害生命和自然的行为……(关于此点,可以参见《越排拒,越吸引》、《画地为牢的评判》、《圣多纳释放法如何支持人走出负面情绪和负面信念构成的漩涡》、《内在自然教育探索之理论篇》等文章。
我还曾经不断带领自然体验活动,以为是为了增进人们对自然的爱……当我深入到我的内在之后才明了,这些其实说到底仍然关联着我自己对生存安全的担忧和焦虑,而非出自纯然的爱……
过去的我因为对自身生命理解得太肤浅,所以也无法理解这个深刻的道理:人们不需要增进对自然的爱,只需要去除三大遮蔽物,爱自会呈现……我这样做其实是完全未抓住重点或者说核心问题的做法。
不需要规定行为,只需要去除遮蔽物——对推动简朴生活的反思

我还做过一件和我内在的恐惧相连的事情,是推动简朴生活的事情。
因为,在那时我还不知道,当一个人心中存在着对丧失生存安全、丧失被认可、丧失控制的恐惧时,以有许多外在规范的方式来规定他“如何可以简朴”,实在是不仁之举。
怎么说呢?
对这三大丧失的恐惧已经支持人们压抑了许多实在是符合其天性的探索,又选择做了许多“心不甘情不愿”的事情,这带给生命双重的压抑,而在现实的生活层面则表现为内外的冲突,这些内外的冲突又已经令许多人生活在对自己的责备和不满中。
而对自已的责备和不满带来的是怎样的生活呢?
是耗费生命能量来贬低自己的生活,是无法爱自己的生活,是更加压抑自己自由探索走向幸福的生活……
如果一位简朴生活活动的带领者缺乏对生命的深切关怀,那些条条框框往往容易带着本来拥有美好动机的人走向自责和对自己的不满:
如果一个人很向往简朴生活所宣扬的简朴,但同时害怕丧失生存或者安全,容易因为习惯性的“自纠模式”使其感到自责和对自己的不满;
如果一个人很向往简朴生活所宣扬的简朴,但同时害怕不被认可,同样,容易产生自责和对自己的不满;
如果一个人很向往简朴生活所宣扬的简朴,但同时害怕失去控制,同样,容易产生自责和对自己的不满。
在过去,我因为对自身生命的不理解,导致缺乏对生命的深切关怀,所以并不能支持人自然地体会到简朴的美,反而只能支持人走向对简朴的“想爱不能爱”,或者是对自己的“想爱不能爱”。
其实,当我深入到我的内在之后,才发现,推行简朴生活也不过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当人们去除掉遮蔽物之后,生命倾向于过简单而富有创造力的生活!根本无需刻意为之。并且,这一种的简单生活,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是有相当大的弹性的,是必定依着当时最有利于自然以及人类生命的方向的……所以,我发现,过去的我又做了一件南辕北辙的事情。

有趣的是,我感觉所有的事情都是上天安排好的,即使是所谓南辕北辙的事情。我很幸运,在过去的NGO工作中总有些重大的事情使我联接起我的内在,从第一次焦头烂额地应对一个羌绣协会内部的冲突,令我意识到我的头脑收集了各种证据并充满了对冲突双方的评判,却不过是徒劳无功。我到底为什么要分辨真假呢?这带来什么呢?更大的冲突?我的自责和不安?我扮演了我最讨厌的裁判员角色?……;到第一次深入思索到底怎样才能增进瑶族项目点人群的自信,令我看到这并不容易。而我是否对自己有足够的信任呢?我过去获得的信心有多少呢?……;再到对“爱可以提供足够的力量支持‘大地情’行动者项目的人行动吗?”的质疑来到了“人天生就具有爱”的答案……
后来,我真地第一次明白了这句话:“心中有一切的答案,不要因外在而迷失了回家的路”。
2013-11-7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b508df3a0101g5ie.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8 收起 理由
DA_huyang + 2
北泽 + 2
tulip1 + 2
love--summer + 2 心中有一切的答案,不要因外在而迷失了回家的路

查看全部评分

1

主题

1

回帖

28

积分

水滴

积分
28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3-11-7 21: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人们没有爱,而是人们的爱被遮蔽了。醍醐灌顶!

80

主题

1225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7778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积极参与奖

QQ
发表于 2013-11-8 10: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瞬间觉得好凌乱啊!
不过一直都对自然教育和简朴生活持比较中立的态度~
人性才是社会问题存在的根源,因而解决社会问题本身不是要去改变人性,而是需要有一个好的制度,能平衡各种力量。
所以ngo存在的价值是不是应该拨开人性上的重重迷雾,助人发现自我,而不是去教他们爱?

8

主题

11

回帖

64

积分

清泉

积分
64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7: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tulip1:瞬间觉得好凌乱啊!
不过一直都对自然教育和简朴生活持比较中立的态度~
人性才是社会问题存在的根源,因而解决社会问题本身不是要去改变人性,而是需要有一个好的制度,能平衡各种力量。
所以ngo存在的价值是不是应该拨开人性上的重重迷雾,助人发现自我,而不是去教他们爱? (2013-11-08 10:07)
呵呵,社会是个万花筒,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天性、不同的经历等会形成不同的关注点,所以多元的视角、多方位的尝试比较容易支持到社会中兴趣点或者关注点不同的人经由某一种适合他当时状态的方式走向关怀世界以及支持世界更美好的行动……
我最看重的倒不是我们应该从哪个角度去工作,而是那个从不管哪个角度工作的人,在做他在做的事情时是否感到全然的喜悦,亦或者有一些喜悦,却又还有一些担忧、恐惧、愤怒……等等情绪。因为,如果一个人可以全然喜悦地去做一个事情,这个事情一定是最能发挥其最大能动性以及最大价值的事情,也一定是他最能支持世界更美好的方式^_^

80

主题

1225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7778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积极参与奖

QQ
发表于 2013-11-9 23: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树·心生活:呵呵,社会是个万花筒,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天性、不同的经历等会形成不同的关注点,所以多元的视角、多方位的尝试比较容易支持到社会中兴趣点或者关注点不同的人经由某一种适合他当时状态的方式走向关怀世界以及支持世界更美好的行动……
我最看重的倒不是我们应该从哪个角度去工 .. (2013-11-09 17:46) 
有没有全然喜悦的去做一个事情的人呢

8

主题

11

回帖

64

积分

清泉

积分
64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11: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tulip1:有没有全然喜悦的去做一个事情的人呢 (2013-11-09 23:58)

3

主题

90

回帖

96

积分

清泉

积分
96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3-12-15 11: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s 说到心里去啦,,很多时候因外界而迷失

10

主题

237

回帖

276

积分

湖泊

积分
276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3-12-28 11: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棒

60

主题

208

回帖

557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557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4-2-21 17: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中有一切的答案...
我们真的需要被教导“爱自然”吗?
看到这篇文字,此刻在不断问自己...
因为环保,喜欢上自然,现在,带着自然,回归环保 SWNE网络(summer wonder nature education) 请关注SWNE微信公众号:N-summerwonder 我们在做的事情:sharing win-win nature education 寻找那些能够让我感动的少年,一起加入这个征程 一直相信分享,才会双赢 才能够创造下一个自然教育的奇迹!

4

主题

147

回帖

2491

积分

黄河

积分
2491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4-3-4 18: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觉厉,自体也就应该想这方面发展吧!
一开始            一辈子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5 04:17 , Processed in 0.04243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